月河鎮沈莊村是桐柏縣最早發展小龍蝦養殖的專業村,村裡的1000多畝水面改為蝦田,體型大、顏色鮮亮、肉質飽滿的小龍蝦在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化糞池鑽孔價格|彰化化糞池鑽孔價格市場上供不應求。

桐柏位於千裡淮河的源頭,屬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眾多,溝渠縱橫,有大小河流58條,塘堰壩9886餘處,自然水面28萬畝,水質良好,適宜於多種淡水南北方水產品的生長,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桐柏是麥稻輪作區,過去水稻收割後,因為沒有適宜耕種的農作物,水田長時間閑置。為提高耕作利用率,桐柏縣多次考察論證,決定在全縣大力發展小龍蝦養殖產業,推廣“稻蝦共作”模式,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

吳桂有是桐柏縣嘗到“稻蝦共作”模式致富甜頭的眾多農戶之一。

桐柏縣農業局副局長李海遠告訴記者,桐柏縣“蝦稻共作”一年養殖兩季龍蝦,龍蝦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為龍蝦“供餌、遮陰、避害”,種養結合的模式下畝產龍蝦150公斤、水稻400公斤,每畝純收益5000元以上,實現瞭“一水兩用、一田雙收、一稻兩蝦”,有效提高瞭農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龍蝦生長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真正產出優質、綠色的龍蝦和稻米,稻蝦共作不但減少瞭污染,還改變瞭稻田的生態。為支持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桐柏縣成立瞭中國桐柏淮河源小龍蝦協會和玉皇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整合資源,註冊瞭“淮河源”小龍蝦品牌,申請瞭有機產品認證,實行技術培訓、生產資料供給、小龍蝦銷售等一體化服務。建成瞭“淮河源”小龍蝦水產市場,由協會與鄭州、武漢等小龍蝦市場對接,合作社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指導農戶開挖蝦田、種苗、圍網、回收等服務,讓農戶足不出村即可將小龍蝦賣掉。

是日,記者在沈莊村看到一望無際的蝦田和蝦農們忙碌的身影,不遠處的公路上,停著從各地趕過來的購銷車輛。從小喜愛在水田裡捉魚摸蝦的貧困戶楊柳有著一手好的捕蝦技術,他一網就撈上來10多斤龍蝦,他說這一網蝦收入200多元,最近僅賣小龍蝦就有近萬元的收入,心裡的高興勁就甭提瞭!

桐柏縣小龍蝦協會負責人鄧春陽告訴記者:“‘蝦稻共作”模式,實現瞭小龍蝦與水稻的共養共生。耕作期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2米寬、1.5米深的大溝。插秧時節,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龍蝦移至大溝內生長,等秧苗長壯實瞭,再把溝裡的幼蝦引回到稻田裡。這樣,四五月份收一季蝦,八九月份又收獲一季蝦,就是“一稻兩蝦”。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小龍蝦的發育提供瞭充足的餌料,而小龍蝦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瞭良好的生物肥。水稻收割後,秸稈可以還田,培肥地力。在這種優勢互補的生物鏈中,小龍蝦及水稻的品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化糞池打洞|台中化糞池打洞質都得到瞭保障,更使稻米成為一種接近天然生長的生態稻,破解瞭農民種糧不增收的難題,鼓起瞭百姓的“米袋子”。

眼下正值小龍蝦大量上市時節。在桐柏縣月河鎮沈莊村是“稻蝦共作”基地,每天都會有不少的養殖戶進行小龍蝦捕撈、分揀、裝簍、過秤,忙的不亦樂乎。

【中國夢·實踐者】河南“稻蝦共作”新模式:環保致富一川抽水肥清理行|找化糞池位置|台中找化糞池位置雙豐收

“去年水稻收割後,我把傢裡的9畝水田全部開挖為蝦田,一年養殖兩季小龍蝦,種植一季水稻,一畝田凈收入6000多元,9畝田能為我傢帶來5萬多元的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近日,貧困戶吳桂有站在自傢的養殖田邊,掐著指頭和記者算瞭一筆賬,興奮與激動寫在臉上。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盛開春滿園。目前在沈莊村的示范引領下,桐柏縣小龍蝦產業遍地開花,養殖面積超過兩萬畝,全縣5000餘人從事龍蝦生產,活躍在城鄉之間的小龍蝦經紀人達到100多人,以小龍蝦為主的農傢樂、餐廳有30餘傢,全縣600餘貧困戶依靠養殖龍蝦走上瞭脫貧致富道路。(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pvw6ln60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